繁体版 简体版
2023TXT > 军事 > 回到民国当小编 > 第七章,20天:氢弹从入门到精通

于敏-邓稼先构型设计通过时,于敏估测它的当量能达到100~110万吨。

不过,于敏又往后退了一步,说要是设计出现比较明显的纰漏,梼杌的当量可能只有六七十万吨。

现在邓稼先提议让大家猜当量,等核试验之后看谁猜得最准,在场的人就先把目光投向了邓稼先和于敏。

“于研究员,您先猜。”

于敏看大家都在等他,就说了个数字:“我猜65万吨吧。”

“……”“……”

唐华:“老于,你这是默认自己设计出现纰漏了啊。”

邓稼先也觉得于敏过分谦虚谨慎,就说:“那我就第二个猜,我猜当量是110万吨。”

行,一个猜了下限,一个猜了上限。而且两个数字好像都是主观随意定的数据,不具备参考意义。

众人想了想,又把目光投向唐华和周光召,构型设计出来进行计算的那天凌晨,这两人在现场。

唐华:“不要都看着我,我虽然是把公式输入计算机的,但并没有完全看懂构型背后的机理,真的,不骗你们。那我就凭直觉说个数字吧,90万吨。”

周光召:“我也猜90万吨。”

然后,聂帅猜了100万吨,钱三强猜了80万吨,其他的人也都跟着说了数字,大多在80~100万吨之间。

……

“上次浑敦试爆之后,和田的雷达站探测到了一架u-2入境,”聂帅对张蕴钰说,“美国人还真是讨厌,新疆这么大,我们的防空导弹不够用,空军只调了两个营过来,罗布泊一个营,乌鲁木齐一个。要是能多一点导弹,把u-2打下来一架就好了。”

张蕴钰:“我也听说了。哎,现在不是防空导弹数量不够的问题,是新疆地面预警雷达的数量也不太够,u-2只要航线刻意避开,它可能从入境到离境我们都没法察觉。当然,飞临罗布泊上空他是不敢,在这儿我们的防空还是很密集的。”

唐华:“新疆防空雷达网的增强很快就要搞了,空军那边定下来的计划。而且,部署在新疆的是新型搜索雷达,对u-2这种雷达隐身飞机的可观测距离比以前高了不少。”

雷达网补齐之后,就等再过两年红旗-6服役,u-2基本就可去养老院,有事没事扫一扫那些做了苏联小弟的小国家,但苏联和中国应该是不敢碰了。

“最近,空军搞了个‘邮递员行动’,现在印度很老实了,”聂帅若有所思地说起了别的事,“中印边境进入事实停火状态已经23天,而且看起来要一直持续下去。我们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之后,也该回到北京上海,享受一阵子和平生活了。”

钱三强:“回到大城市是要的,不过享受生活还远谈不上,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工作。”

唐华:“只可惜现在中印的领土争议区并没有完全解决。能停下来只是印度打不动了。藏南其实印度人还有自己的控制区域,中线和西线也有一些地方被印度占着。”

聂帅:“以后的中印领土争议区当然不能说安全无事,但是以后我们可能要学会在和平的状态下,与外国进行领土领海的斗争。……话说回来,我们在罗布泊做的这些事情,对以后我们的和平环境,可以说奠定了最大的基础。”

……

邦迪拉。

中国登山队民兵连早就没仗打了,最近大半个月,史占春带着队员们围绕邦迪拉-德让宗-达旺三个地方,进行体能训练和基本的攀援训练,休息时也帮助驻军部队修整工事维护道路。

登山队民兵连有190多人。虽然预定冲顶珠峰的就那十几个人,但是从6000米到7000米是要一百多人一起上去,从7000米到8000米要几十个人一起上去,帮冲顶的队员搬运补给物资和设备,建立大本营。所以登山队民兵连人数上是个加强连,而且个个都是登山运动员的体格。

“史占春!”

155团团长刘广通等了一下午,终于等到了拉练回来的登山队。

“史占春连长,中国登山协会、国家体委训练部先后发来了电报,对你们登山队民兵连,不,中国登山队,今后的工作做了安排。”

刘广通说:“上级命令你们即刻结束在藏南手头的工作,2月4日返回成都,在成都休整、恢复体能,4月上旬从成都重返西藏,做好攀登珠峰的准备。5月底到6月初,登顶。”

听到“登顶”两个字,史占春的两眼放出了久违的炽热的光芒,“太好了,报告团长,那我们这两天就在营地,打扫打扫,准备移交宿舍,另外也和你们团的朋友们聚一聚,都是扛枪打过仗的战友啊。”

“说到聚一聚啊,还真有得聚,明天上午就聚,”刘广通说,“刚才我说的电报通知,是登山协会、体委下发的,我这儿还有西藏军区的一份通知,也和你们有关。”

2月3日上午,正如刘广通所说,155团及此前作战中编入155团作战的两个民兵连在邦迪拉召开全体大会。

“在对印自卫反击战的战斗中,中国登山队民兵连充分发扬了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,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,作战勇敢,纪律严明,在作战和生活上都向主力部队看齐,在战斗中多次立下战功,为战斗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,特授予集体二等功!”

“登山队民兵连一排与2营2连1排、2排混编作战,在拉甘、拉昌战斗中,排长王富洲、战士刘连满以高昂的斗志,率先向阿萨姆邦步兵第31营发动正面进攻,一举击溃印军该营,使其几乎全部为我俘虏,特授予王富洲、刘连满一等功,授予登山队民兵连一排集体二等功!”

“登山队民兵连三排战士屈银华,在邦迪拉反击战中与十多名印军短兵相接,屈银华同志毫不畏惧,以刺刀与印军进行白刃战,毙印军1人,在随后跟上的我军协助下,追逐逃窜的印军,擒获17人,授予屈银华同志二等功!”

……

登山队民兵连的干部战士现在人人别上了军功章,不少人乐得嘴都合不拢,授勋之后拍合照都还是傻笑的样子。

“这……”刘连满摸着胸前的一等功勋章,“这要是在一年前,我压根就想不到会这样啊。”

王富洲:“我也没有想到。”

史占春:“同志们,登山队的同志们,我有一个想法,到5月底,攀登珠峰峰顶的时候,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卫反击战的勋章别在胸前,怎么样?”

……

2月3日。

新疆当地时间下午2时。

兰登·布林肯驾驶的u-2侦察机在24500米高空飞行,切入中国境内。布林肯按照此前的航路图,绕过了和田空军基地和一字排开的两座雷达站,进入一望无际的大沙漠。

在沙漠上空飞行,比别的地方安全。毕竟是生命的禁区,人进不去,雷达站也很难修进去,防空导弹部队也开不到沙漠中央。

布林肯驾驶的u-2不是专门收集核爆数据的那架,而是一架普通照相侦察机。但普通侦察机现在也得频繁地进入中国领空,随时观察地面的变化情况。

中国连续进行两次核试验后,罗布泊的第三座核爆塔究竟是干什么用的,就成了美军和cia眼里最大的悬念。

美军和洛斯阿莫斯的技术专家们首先确认了一件事情:在第一枚核弹测试之前一口气树立起三座核爆塔,说明此前三枚用于试验的核弹都已经制造完成或者接近完成了,然后趁着冬季风向还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这段时间,连续进行三次核试验。

第一座核爆塔测试了一枚内爆式铀弹,第二座核爆塔测试了一枚千层饼增强型原子弹,这枚千层饼核弹的详细情况可能cia总部已经分析出来了,但还未最后公布。

第三座核爆塔的用途,美军猜测有三种可能:

第一是测试一枚内爆式钚弹,钚弹是未来小型核武器和氢弹都必须要用到的构型。

第二种可能是测试一枚小型化的可装填到弹道导弹上的内爆式铀弹。中国的弹道导弹技术外界已没有理由质疑,1959年发射导航卫星所用的火箭就是一种远程弹道导弹,估计射程5000到7000公里(战斗部大小还未确定,所以只有一个射程范围)。

第三种可能是测试一枚更为成熟的体积略小的千层饼核弹,作为核航弹使用。

这就是布林肯在起飞前,与cia情报军官和飞行员伙伴们闲聊得到的信息。不管怎样,中国会在短时间内连续进行三次核试验,这种态势显示出中国推进核武器工程的决心十分强烈——座舱外的阳光十分强烈。

由于长途飞行的疲劳加上刚才脑子里在想乱七八糟的事,布林肯花了好几秒才确认发生了什么事。在u-2的左前方,距离大约100多公里,一个巨大的、白得发亮的半球在地上出现、冉冉上升,空中悬挂的太阳都没有它的亮度大。

“哦!我的上帝!”

……

张蕴钰第三次按下控制台的起爆按钮,主控室里的十几人又毫无悬念地接受了一次强光的洗礼,只是这次强光比穷奇和浑敦都要炫目得多。

每个人都按110万吨当量的可能性做好的准备,不看核爆方向、戴着特制的墨镜……但是,现在大地、墙壁、主控室里的人……全都笼罩在一片白光中。

白光减弱到可供人观察的程度,所有人就都挤到窗前,看向2号塔的方向。

白色的、发光的半球还在地面上,虽然过去了几秒,但这个大火球还处在发白光的色温段,戴着墨镜看,仍觉得耀眼。与它相比,天上悬挂着的太阳就是个小不点。

“老钱,这次的火球直径……?”唐华问钱三强。

钱三强:“别问我,我看得都忘了。”

火球表面翻腾起来,一丝一丝的图案在火球表面游动,有时候甚至让火球长了一个角出来,像是火球被赋予了生命,它不是一团超高温等离子体,而是孕育着一只怪兽的物质团。

火球表面为什么会有这些?它们为什么会疯狂运动?唐华想,等有空的时候一

定得问问于敏。

在梼杌引爆前10秒钟,向天空发射的一排拉烟小火箭拉出的烟柱一歪,显示冲击波已扩散到了这里。

冲击波一边扩散,火球一边上升。在火球的上方,又出现了一个白色的光圈——不是火球压扁造成的,而是大气在核爆的炙烤下产生的。

“老钱!你有没有在桌上放碎纸片?”唐华又大声问。

“放着呢!这个当然不会忘!”

根据二号塔距离推算出来的时间,所有人都在读秒。冲击波到达主控室时,钱三强眼睁睁看着他放在屋外的用来堆碎纸片的桌子都翻了。

……

布林肯是“梼杌”爆炸时唯一的外国观察者。

他不能向外发送无线电,因此没有人与他分享观看到核弹爆炸的心情,布林肯只能绕着罗布泊飞行,一边尽量用侧扫相机拍摄核弹爆炸后的火球和蘑菇云。

布林肯看见那团火球从一团闪光变成一团发光的白色球体,白色球体上升,变黄,然后变成黄里透红,再变成红里透黑。

冲击波来袭,u-2剧烈地抖动了一下,虽然布林肯竭力控制飞机,但u-2的高度还是掉了300米。

现在,就算是核物理的门外汉,布林肯也知道试验的这枚核弹不是简单货色。

因为——蘑菇云的高度已经超过了u-2的飞行高度。他现在得抬头才能看见蘑菇云的顶端了。

蘑菇云飞到了24公里以上!而且还远远没有停止上升。

布林肯知道,“布拉沃城堡”爆炸时,蘑菇云升到了40公里的高度,最后蘑菇云化为一团白色大蘑菇渐渐消散的时候,有人甚至觉得氢弹一直炸到了太空——4、50公里其实不是太空,但是实话实说,许多学校实验室制造的“真空容器”,里面的空气残余量比这个高度的大气密度还高。

……

罗布泊主控站,冲击波过后,人们走出了半地下的主控室,来到空地上眺望远方。

“监测站的当量粗测什么时候出来?”钱三强问。

张蕴钰:“快了,还有三五分钟。”

黑里透红的蘑菇云还在翻滚着上升,地面的尘土、泥沙、碎石不断被卷上天空。

蘑菇云的巨伞已经形成,由于吸收了大量泥土灰尘,这是一把边缘乌黑的伞,遮挡了阳光。现在在爆炸点下,5公里半径的地面,天应该是发黑的。

“当量粗测结果!91万正负1500吨!”主控室内,一直在值班的王淦昌探出头来,大喊了一句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